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雪飞 孙泽文:论大学高教所的职能定位与发展路径

[复制链接]

37

主题

47

帖子

1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3:5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泽文

作者简介: 李雪飞 (1969—) , 女, 荆楚理工学院师范学院讲师;孙泽文 (1957—) , 男, 荆楚理工学院院校研究所教授 (湖北荆门448000) 。
文章来源:煤炭高等教育 2018,36(03),122-126
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18.03.025
摘    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 一些大学管理者对高教所存在的价值缺少正确认知, 造成该机构出现了诸多问题。为寻求发展的“方向”和“尺度”, 必须对大学高教所的学术研究、思想引领、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和成果交流等职能加以正确定位。在此基础上, 从制度设计与策略选择的视角来思考大学高教所改革路径, 不断促进其发展壮大, 使之成为推动大学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学高教所; 职能定位; 发展路径
基金: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及其培育路径探索” (2016GA041)

近年来, 大学的结构日趋复杂, 办学规模空前扩张, 社会期望不断攀升,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在此形势下, 大学领导者必须突破个人局限, 走出经验管理误区, 杜绝“拍脑袋”决策,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充分发挥高教所的“智库”作用。大学应在审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 正确定位高教所的职能, 从制度设计与策略选择的视角来思考其未来改革路径, 从而强化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制、地位及功能, 以理性的思维和辩证的批判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大学高教所面临的问题与反思
1. 重视程度不够, 高教所是空牌子
时下, 大学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矛盾和问题, 而少数管理者领导思维简单, 仍停留在经验型管理模式上, 对高等教育性质和功能缺乏深刻认识, 不重视运用理论指导办学实践, 习惯于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指示”;而对高教所不能委以重任, 让其履行思想引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和学术交流的职能, 仅仅是作为一种门面的装点。由于没有制度化的职能定位, 致使高教所失去独立的建制, 只能与其他行政机构合署办公, 或挂靠在别的单位, 缺乏相应的制度机制和必备的研究条件, 没能发挥凝练办学理念、引领大学发展、增强决策的实效性以及提高自身知名度的作用。由于研究功能受损、学术尊严缺失, 造成相当一部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仅仅只有一个“空牌子”[1], 而逐渐演变为一种边缘化的机构。
2. 机构定位不明, 处于某种混沌状态
大学高教所一般有三种定位:一是由原有机构演化而成的独立学术机构, 拥有人事和财务权, 直属校长领导, 主要研究高教理论和院校发展;二是按行政系列设立的一种机构, 既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 也兼顾一些行政管理事务;三是行政部门的下设机构, 一般挂靠在发展规划处和教务处, 主要为部门的管理决策、制度设计和教学改革服务。由于定位不明, 或为纯粹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 但忽略了满足本校发展的现实需求;或从事单一的教学实践研究, 大都缺乏应有的理论高度;还有不少高教所还游离在上述定位之外, 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由于职能模糊, 萎缩了研究的功能, 高教所处在有组织无确定任务的境地, 导致“什么都可以做, 也可以什么都不做”, 致使在大学的地位具有突出的不稳定性和边缘性特征[2]。
3. 经费投入有限, 研究成果严重滞后
除人员工资和日常运行经费外, 大学没有下拨高教所需要的专项研究足够的经费。由于经费有限, 硬件设施不能保障, 参加学术会议只能成为一种奢望, 更遑论外出调研交流、业务培训、购买图书和收集个案资料。即使申请到纵向课题, 经费也只是杯水车薪, 不少国家和省级的项目仅给一个立项的名分, 相关的经费全靠自筹。由于投入不足、没法获取第一手资料、信息不畅, 导致研究者心中无数, 缺乏直觉和灵感,难以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研究方法。这种状况消磨了研究者的学术激情和潜能, 致使研究成果滞后, 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对大学决策的参谋和咨询作用有限, 难以改进现行管理。这种研究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娱自乐”状态, 无法彰显高教所这一机构的学术风采和智慧魅力, 使其存在价值受到诸多质疑。
4. 研究力量薄弱, 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力量薄弱体现在:一是人数较少, 大多是1~3人, 多为“半路出家”, 缺少“科班出身”人员;二是骨干相对老化, 具有高职称的人员多在50岁以上, 青黄不接现象突出, 难以保证学科梯队的成长。三是缺少理、工科类人才, 缺少行业背景, 市场意识不够, 不能把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走向。加之研究人员学术储备不足, 知识视野不宽, 多以具体工作为研究对象, 很少开展量化研究, 缺少理论支撑和专业判断, 只是进行一些权宜性和迎合性的研究, 其成果学术含金量极低。个别人甚至把晋升职称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 取得一点成绩则停滞不前, 或干脆另谋高就。由于研究人员数量少、学术兴味不浓, 闲散风气盛行, 严重影响到高教所的职能发挥, 使其逐渐陷入式微之境。
上述问题的普遍存在, 造成研究者前瞻性创新成果锐减, 成果应用性不强, 学术生产力下降, 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学科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3]。
二、大学高教所的职能定位与依据
由于不少高教所的职能过多过乱, 致其无所适从, 不堪重负。因此, 应对相关职能加以分类和定位, 并分析其理论与现实依据, 使其获得“合法性”的地位。
1. 注重高等教育学术的研究职能, 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顾名思义, 高教所是专门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机构。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是其重要的工作目标与任务。如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高教所都把开展学术研究作为主要的目标。这些高教所虽然设置于大学内部, 但学术的影响范围却远远超越大学自身。
作为一个学术机构, 大学高教所应遵循高等教育学科的规律, 运用哲学和相关学科理论, 从多个层面收集数据和采用种种方法, 研究大学各种层面的问题。既探索大学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又要研究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等的外部联系, 也包括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国际比较等领域的理论问题。这种研究视野开阔、前瞻性强、特色意识显著, 很少融进长官意志, 能规避短视的功利倾向和行为, 不仅为本校的综合改革提供对策性思路, 也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性和跨越式发展。
在当前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 大学尤为需要体现高等教育客观规律, 并能前瞻性地指导转型发展的基础理论。总体而言, 纯理论研究一般由重点大学的高教所担任, 但普通大学高教所的研究也不能绕开理论研究。不研究这些基础理论, 就不能基于理论视野和学术情怀发出理性的声音, 所谓的研究极可能在具体问题上兜圈子, 停留在技术性和服务性层次。最终导致高等教育研究的专业独特性和价值创造性特质无法彰现, 而不能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2. 强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职能, 促进大学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起步较晚, 其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大学高教所必须跟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轨迹, 夯实理论基础, 注重学科体系建设, 关注院校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在一些重大研究领域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为服务国家高等教育决策和完善学科理论体系做出积极贡献。
大学高教所应在积累经验、适当借鉴和逻辑归纳的基础上,形成较强的主体意识和批判能力, 提出新的概念和命题, 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筑牢”高等教育研究的根基, 为这一学科发展“攒足”前行的动力。为了避免在全球化浪潮中迷失自我, 还要求大学高教所传承和弘扬民族教育传统, 把锻造学科大师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任务, 更好地承担起培养高水平后继学科人才的重要职责。这对高等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从我国现实的情况看, 在514所建立了高教研究机构的高校中, 有100所设有高等教育学硕士点, 占19%;20所设有高等教育学或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点, 占4%[4]。一般而言, 学科实力强的高教所能拓展新的领域, 获得硕士和博士授予权, 而成为这一学科高端后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譬如, 长江大学高教所就承担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任务。而一些力量薄弱的高教所则无条件和资质履行上述职能, 其人才培养的主要职责是对内部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培训, 普及高等教育学知识, 提高其行政管理与教学业务水平。
3. 发挥大学办学理念的引领职能, 形成本校个性化办学方略
办学理念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并结合大学办学实践, 在人们的意识中经过科学概括而产生的统摄性观念体系, 主要包括办学信念、愿景、使命。作为大学的“定海神针”, 办学理念主要以外在的制度等物化形式表现出来并支配着其他办学要素。如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等都是理念的一种延伸。没有先进的理念作引领, 大学就会失去前行方向。
大学理念来源于其所信奉的教育哲学。有什么样的教育哲学, 就会产生相应的办学理念。我国办学理念虽然渐趋丰富, 但确立一种适合大学自身的理念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经历一种由感性到理性的复杂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办学理念必须与本校的环境和禀赋相融合协调, 绝不能用他人的办学理念或普遍意义上的教育思想来代替自己的思考, 应该用“方言”表达出独特的认知和理想追求, 否则这种理念就缺乏真正的牵引力。
高教所人员大多拥有专门的知识, 具备多样的学科背景和丰硕的研究成果, 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公信力, 能够担负甄别和凝练大学办学理念的这一重要职责。他们依据自身优势, 在不断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 对国内外社会环境进行持续性追踪研究, 把握国家教育政策, 寻找本校的各种发展机会。尤其能对各种理念进行梳理、选择和提炼, 从而理清思路、预见未来、达成共识, 形成自身个性化的办学理念。这种理念若合于规律、前瞻独特、充满思想和情感张力, 就会成为大学独特的符号标识。
4. 履行参与管理决策和咨询职能, 真正成为专业性的服务机构
大学管理者受时间和精力限制, 对一些复杂问题难以做出周密的思考, 领导意志往往与大学发展要求和高等教育规律有一定距离[5]。因此, 高教所应在理论研究的同时, 参与学校顶层设计、发展战略选择和重大政策制定等工作。深入调查研究, 定期提出分析报告, 对重大决策进行科学论证, 以改进管理为目的, 充分发挥好“智囊”作用。
高教所应聚集学术力量, 形成学术共同体。以管理学和高等教育学等理论为支撑, 以实际问题为对象, 借助多种研究模式和方法, 系统开展相关研究, 为大学总体发展规划制定及教育质量监控提供咨询报告和决策依据, 帮助有关部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进行各种项目评价, 并为院系评估及考核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 及时了解和反馈师生的合理需求, 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减少办学中的盲从和失误, 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使自身真正成为一种专业性的服务机构。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大学管理的日益专业化, 大学高教所的这种咨询、服务的职能必然会走向市场化。就像其他研究机构一样, 在履行好其主要职能的基础上, 成为一种专业性的中介机构, 承担校外的管理决策和咨询服务工作。当下, 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就大量存在这一需求, 希望能够依托一些专业机构开展办学评估、管理培训, 并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方面提供技术咨询和理论指导。这种走向就为大学高教所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广阔空间。
5. 突显成果的交流传播职能, 营造浓厚的高等教育学术氛围
大学高教所必须打造实力雄厚、建树卓著的研究团队, 研究人员应拥有多学科背景、深厚的理论功力、敏锐的学术嗅觉以及严谨的学术态度, 能够主持重大科研课题, 发表高水平论文, 出版一些极具理论价值的著作。在此基础上, 使高教所能够跻身为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基地, 在国内外拥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从而更好地履行学术的交流、传播职能。
大学高教所学术成果交流传播形式多样。可以举办大型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 邀请知名学者来校讲学, 吸收先进、多样的高等教育理论, 争取与实力雄厚的高教研究机构建立学术联盟。也可以在校内设立论坛, 交流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 普及教育科学知识。还可以借助学术沙龙, 让高教所研究人员与其他学科专家、各类兼职研究人员和管理干部进行直接交流, 在互动中形成合作意向, 组建跨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团队。这种多样化的形式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全方位地展示和提升本校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水平。
高教所学术成果传播还要借助期刊, 有自己的期刊平台, 就能避免研究成果束之高阁, 充分发挥学术的辐射作用。如江汉大学高教所主办的期刊《地方高校发展与评估》, 不仅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还能及时地介绍高等教育的前沿理论以及鲜活的办学经验。期刊对于交流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改革经验, 展示本校教育科研理论成果, 促进高等教育的学术繁荣, 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大学高教所的基本任务, 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职能体系。当前大学有一个误区, 好像所有的事务都与高教所脱不了干系。事实上, 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才是该机构的主业, 若学术研究不充分, 其他职能就不能很好的发挥。
三、大学高教所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1. 领导重视, 组织保证,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作为大学的“内在的财富”, 高教所具有其他部门都不可取代的职能。为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高教所必须作为校级的直属单位来独立设置。一般应由大学校长兼任所长, 并与院 (系) 、部 (处) 同一级别。它直接接受顶层的领导,有利于协调关系, 整合力量, 能充分获取学术资源和发展空间, 不随意被人为矮化而成为“改革”的对象。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激励大学党政领导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研究中来, 使“行政文化”与“学术文化”达成融合, 减少决策单一的行政思维, 使领导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型管理者, 促进大学积极主动和更加理性地发展。
领导重视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上。那种认为高教所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只是一种纯粹支出的观点是极其狭隘和有害的。大学应下拨专项研究经费, 确保逐年有计划地增长。在确保研究人员的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特色项目经费立项配套的力度, 提高重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幅度。此外, 还要保证业务培训、调查研究、学术年会等各项经费到位。这样, 才能有效调动人员从事研究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不断地产出有影响力的成果, 提高本校的社会声誉和学术影响, 使这一机构取得长足的发展。
2. 正确定位, 发挥自身优势, 凸显机构的学术职能
缺乏理论指导的管理是一种盲目的活动。如果高校连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都没有, 怎么会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有益的教学成果[6]。作为一种学术组织, 高教所既要发挥自身优势, 参与学校规划制定、改革思路确立和大学章程撰写工作, 更要履行学科建设职能, 建设好高等教育学科的硕士、博士点, 培养高端学科和管理人才, 以适应“双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从现实情况来看, 那些立志于学位点创建、立足于学科建设的高等教育机构, 后来发展得都不错[7]。
以学术研究为主是高教所发展的一条铁律, 否则它就将沦为大学的“第二秘书科”, 其人员也只能成为领导的临时“写手”。学术研究虽为第一位的职能, 但也绝不能关起门来搞研究, 切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陷入闭门造车的怪圈。在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同时, 高教所应依托国家或省级人文社科基地, 关注交叉性和新兴学科的前沿发展, 结合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常态, 对大学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不懈探索, 帮助管理者搜集信息、识别问题、建立模型、提供方案, 突显自己的学术活力。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等高教所在这方面就走在了全国前列, 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
3. 整合资源, 优化队伍, 激活研究成员的潜能
高教所只有通过资源整合, 建立专业化的队伍, 才有望成为领导决策的智库。大学必须突破封闭观念的束缚, 大胆引进校外学术影响力大、文化积淀厚和外语水平高的教育专家加盟高教研究, 也可以选聘一些有多种工作经历、管理经验丰富的校内领导和专家作为兼职研究人员, 还可以打破学科壁垒, 让理工科专业中对教育研究有兴趣的学术才俊“客串”到机构中来。在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基础上, 使研究团队具备自由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品质, 从而建立一支学科综合、素质过硬的研究队伍。
建设好团队后, 应采取一定政策措施来激活研究者的学术潜力。首先, 要赋予他们一定的自主空间, 课题的确立、研究方法的选择都需要与研究者协商, 发挥其特长, 切合其气质。其次, 为他们赴国外著名大学进修、访学和攻读博士学位提供机会, 形成学术人脉, 提高研究素养。再次,要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学术进步, 大幅度提高突出贡献者、领军人才和学术骨干的待遇。还要推荐优秀成果参加各种类型的评奖表彰活动, 营造人人申报项目、个个争出成果的氛围。只有制度健全, 措施到位, 优化其工作机制, 创新人才就会层出不穷, 而形成一种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竞争局面。
4. 问题导向, 优化研究方法, 转变研究范式
高等教育活动是一种事实的存在, 其研究必须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以蕴含在事实中的问题的解释与解决为目的。如果脱离了“问题”, 所谓的研究就只是“跟着感觉走”而蜕化成一种知识的陈述[8],将最终失去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除问题导向外, 还应优化研究的方法。只有 (正确的) 方法才能够规范思想, 指导思想去把握实质, 并保持于实质中[9]。管理者应增强研究者的方法意识, 使之掌握相关的程序、工具以及技术, 并将其“整合”到各个具体的环节之中去, 使研究卓有成效。
大学高教所还应把院校研究作为主要的研究范式。跨学科是这种范式的突出特征, 它不思考一般的理论问题, 重点关注办学中那些具体而特殊的问题, 把“政策意识”与“研究旨趣”结合起来, 使“研究者”与“决策者”之间保持制度性的结合, 形成较强的组织性、计划性和持久性。它从提出问题、分析资料到追索现象彼此的联系, 整个过程都自觉体现“科学化”的特征, 尤为注重从现场获取一手资料, 采用定量分析, 用数据说话。其成果主要表现为咨询报告、实施方案等, 优势在于找出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思路, 以消解定性研究带来的结论偏颇和误解, 充分实现自身独有的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 大学高教所是高等教育学科体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绝不能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在明确其相关职能与发展路径之后, 人们才能够知道它“始自何处”以及“去向何方”, 从而遵循规律, 着力建设, 不断发展壮大这一机构, 使之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大学转型的一种重要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唐华生, 叶怀凡.地方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困境与出路[J].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 :106-108.
[2]宋鸿雁.拓展服务职能:地方高校高教研究机构的发展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 :19-21.
[3]李均, 李鸿.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背景下高等教育学科的困境与出路[J].大学教育科学, 2016 (2) :99-104.
[4]刘献君.在机构转型中深化院校研究——基于对我国本科院校高教研究机构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 2015 (11) :42-49.
[5]别敦荣.加强中国的院校研究理论建设助推高校提升办学水平[J].中国高教研究, 2016 (10) :24-26.
[6]容敏华.地方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审视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 (10) :29-32.
[7]马陆亭, 叶桂仓.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与危机[J].中国高教研究, 2016 (10) :11-16.
[8]孙泽文.论教育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16 (10) :50-55.
[9]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